解決方案
富士康利用 MicroStrategy 達成智能工廠管理,主要著重在以下的四個方向:
聚焦自動化生產設備管理的重要核心
  保障產能與品質的重要關鍵就是能精準掌握生產機台的所有狀況。透過MicroStrategy可以從整體概況中向下鑽取查詢機台的即時產出、耗材使用等訊息,並可藉由系統查詢同一產線設備的產出量與稼動差異。主要的觀測指標有: 機台產出達標率、工單結案、首末件不良分析、機台產出比較。

產線即時查詢與叫修平台
  依據產線人員所在線別、工段、工站、工位,以圖形及顏色分別標記,查看授權的生產數據,產線組長每15分鐘可得知產能、良率是否達標、追蹤工單進度、出勤狀況相關訊息,並提供「快速叫修」功能,有效提升設備稼動率,降低設備故障對產能的影響,主要的觀測指標有: 產能監控、良率監控、工單結案、出勤狀況、設備稼動。

聚焦自動化生產問題核心分析
  集自動化產線數據,探討影響產能未達標各項因素,以樓層、機台、異常因素等角度,透過交叉分析來聚焦關鍵問題,並確認正確行動目標、即時改善,主要的觀測指標有: 產出達標率、產能影響因素、質量影響因素、設備影響因素排行、生技績效排行、製程總覽。

一分鐘掌握智能工廠營運
  快速掌握各廠區、產品的生產即時狀況,透過MicroStrategy設計出的簡單人機互動頁面,鑽取視覺化數據資料、分析問題集、驗收執行成果。依據即時訊息,訂定行動計畫或確認重要決策,主要的觀測指標有: 機台KPI、產能達成、超時WIP、工單追蹤、出貨 OQC、設備故障分析

下圖為智能工廠營運頁面的示意圖,圖片來源為iPASP 新一代智能規劃分析排程平台

達成效益
富士康導入MicroStrategy各層面前後效益比較表:

改善層面過去現在改善內容
叫修流程3小時30分鐘利用一鍵叫修,自動通知維修單位到場處理,並可以線上即時追蹤維修進度。
資訊傳遞透過紙本表單、公文傳遞訊息互動看板即時展現圖表資訊,包含生產資訊、目標達成、瓶頸工站..透過互動看板即時展現重要指標的圖表資訊。
監控頻率每天一次每15~60分鐘一次關鍵指標由「事後檢討」,轉為「事中控制與事前預防」,提高效率。
異常回應每4小時一次每15分鐘一次對於問題能夠更為迅速反應與溝通,提高管理能力與稼動率。
稼動率95.5%98.5%掌握製程中耗材的使用壽命,預估更換需求時間,提前備料與調校。
時時品檢降低重工「一次良率」與「最終良率」較差「一次良率」與「最終良率」優於以往透過首末件、換刀、每日設備檢測…等維運作業,依據品檢記錄對特定機台進行針對性的保養與調校,改善一次良率及最終良率。

※本文相關內容整理自原廠提供之資料

相關成功案例:

  1. 製造業機台 IoT 案例 – KNIME 異常偵測和預測系統
  2. LED 封裝生產案例 – 導入 iPASP 系統
  3. 塑膠模產業案例 – 導入iPASP系統
  4. 半導體IC測試業案例 – 導入iPASP系統
  5. 精密科技產業案例 – 導入 iPASP 系統
  6. 某製造業業者 – MicroStrategy 業績分析管理平台
  7. POSCO 韓國浦項鋼鐵廠 – IBM SPSS Modeler 品質預測和控制系統